首页 / 家居 / 50㎡老破小开放式厨房盘活全屋采光

50㎡老破小开放式厨房盘活全屋采光

摘要:许女士和她的丈夫结婚后搬进了他之前独自居住的小公寓,这套50平方米的住房位于上海市静安区,布局为两房一厅一厨一卫。该房子上一次装修是在2012年进行的,装修工程完全由许女士的婆婆负责。
两代人的审美观有所不同,上一代人偏爱以猪肝红为主色调的硬装,但年轻一代却认为这样已经过时。此外,房间的布局相对封闭,采光不佳,储物空间也不足。上一位房主还进行了厨房和次卧室的位置调换,这不仅使用不便,还存在安全隐患。

  许女士和丈夫即将开始备孕,已做好准备走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,于是下定决心将这套老房子重新装修,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住范儿。

  许女士和丈夫的需求很简单,一是希望改善家中的采光,不介意做开放式厨房;二是增加收纳空间;三是风格倾向好搭配又温馨的简约原木风。

  设计师将厨房与次卧调换,并拆除隔墙打造开放式厨房,同时又重新规划了次卧与客厅的布局。整个房间改造后通透又明亮,并且公私区规划更合理,住起来更舒心。

 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许女士的家吧~

  玄关&卫生间

  原户型的玄关&卫生间区域有两个硬伤,一是卫生间占地面积过大,在这套内50㎡的小两居中居然占了5㎡多的面积,且干湿分区不合理,干区过小,湿区过大。

  二是进门后玄关空间基本是个走廊功能,逼仄,最基本的玄关收纳都很难实现。

  设计师先是给卫生间“瘦身”,将两侧的隔墙都内推了一段距离,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,将空间让渡给厨房和玄关。

  面积缩小后的卫生间在设计师的规划下反而更好用了,传统的浴室柜、马桶、淋浴房使用一字型的经典布局,黑白灰的色系显得这里整洁又干净。

  卫生间的门在设计师的建议下使用的是白框长虹玻璃门,颜值在线的同时既保护了隐私,又保证了采光。

  得到卫生间部分面积的玄关区域比以前宽敞不少,进门的左手边内嵌了一组家政柜,一门到顶,收纳空间十足。

  这里用来收纳家中的清洁工具以及日用品的囤货,洗烘分体机也放置其中。这个位置紧邻卫生间,无论是清洁还是洗衣都非常流畅。

  右手边是一组玄关柜,最右边是换鞋凳,左边是柜体。柜体中间留出了开放格,现在屋主将这里用自己的照片和收藏品装饰了起来,一进门就能从这些装饰中感受到屋主对于生活的热爱。

  厨房

  厨房归位,打开隔墙,做成开放式,整个空间一下就被盘活了。

  曾经封闭的格局一下被打开,厨房窗户虽小,但没有隔墙的阻碍,光线肆意撒入公区,玄关、厨房、客厅,都显得通透明亮。

  厨房整体是黑白灰的配色,以大面积的白色为主,空间清爽干净。除了配色,厨房里还藏着许多细节。

  首先是冰箱两侧被很好的利用起来了。

  靠近走廊的一侧,设计师没有设计墙体让冰箱嵌入,而是直接将侧面当作一面磁吸墙在使用。现在屋主将各处收集到的冰箱贴都贴了上去,等有了孩子之后,孩子可以在这里贴磁吸玩具。

  靠近灶台的一侧则是被打造成了一面收纳墙,屋主自己买了一些磁吸的收纳工具和厨房用品,既减少了在墙上贴万能贴、打钉子的麻烦,做饭时用起来也是非常顺手。

  灶台与水槽区做了高低台,现在同款设计也越来越普及,原因是高低台更符合人体工程学,能减少备菜与炒菜的造成的疲劳感。

  燃气热水器下面的管线使用了洞洞板遮盖,遮丑收纳两不误,屋主在这里挂了汤勺、饭铲、擦手巾等常用物品。

  水槽边海绵宝宝的洗碗棉收纳盒、地面上小动物图案的地垫、小熊形状的饭铲……厨房中无处不在的可爱元素也传达着屋主的喜好与对生活的态度。

  客餐厅

  曾经的客厅可谓“四面楚歌”,到处都是门洞,沙发放进去之后,电视只能别扭地放在角落。

  设计师重新调整格局后,曾经厨房大面积的推拉门被取消,随之取消的还有电视,吊顶里隐藏了投影仪的幕布,需要时放下,用完时收起,即美观又满足两人偶尔看电影、刷剧的需求。

  次卧的隔墙上安装了一门一窗,门特意选择了带玻璃的款式,尽量不遮挡从次卧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。

  这扇窗除了采光功能之外,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观察到次卧内的情况。

  先别觉得侵犯隐私,我们从功能角度出发。

  次卧目前无人居住,未来屋主夫妇为人父母后,来帮忙带孩子的长辈会住在这里,等到孩子可以分房睡后,孩子就会居住在这间次卧。

  无论是老人,还是儿童,在家居中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都大于成年人。预留一个窗口可以方便观察室内情况,确保家庭成员的安全。

  并且屋主夫妇也在这里安装了百叶窗,等孩子有了隐私意识,想要个人空间时,将百叶帘拉下即可。

  餐桌被放置在了厨房台面边上,炒完菜一转身就可以传菜到位,屋主夫妇说,抽油烟机开最大档位,客厅基本闻不到油烟味。

  LDK的魅力除了通透、方便外,在心理上也能为整个家带来正向的能量。在厨房忙碌的人的辛苦能被所有家庭成员看到,开放的空间又减少了TA“一个人在战斗”的孤单感。

  客厅也被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一些收纳空间,比如餐桌边的转角柜、沙发边的斗柜等等,这些收纳的优点就是比较灵活,毕竟有了孩子之后家里可能还会调整格局,这些灵活的家具到时候更方便挪动摆放。

  次卧

  次卧是为老人和孩子预留的,隔墙外移占用了一部分客厅的面积,和不能拆除的承重墙一起,竟意外的形成了一道“S墙”。

  外侧的客厅一面做了玻璃门的展示柜,用来收纳屋主的乐高等收藏品,在卧室内,则嵌入了一组衣柜。

  床体也是定制厂家完成的,主打一个严丝合缝。

  这间次卧的空间利用率很高,一进门左手边放置了一套桌椅,桌子是升降桌可以调节高度,以后有了孩子,从幼儿时期一直用到成年都没问题。

  主卧

  主卧的面积很充裕,有足足13㎡多,但曾经的收纳空间却捉襟见肘,为什么呢?我们看看平面布局就知道了。

  曾经的衣柜在一进门左手边的墙上,和床体的长边平行,大概可以做2.2m长的衣柜。主卧门开在房间最边上,相当于床尾接近1.2m宽的过道都是没有利用到的交通空间。

  设计师的做法是将门体移动,将主卧改成了中间通道,两边功能的布局形态,这下利用率大大提升,床尾的衣柜直接做到了将近4m!

  这下不仅收纳空间提升了,主卧床边也有空间为未来的婴儿床预留出位置。

  主卧的转角飘窗外是一个小阳台,可以用来养花,或者储藏一些不常用的物品。

  入住后,屋主夫妇非常满意,他们表示装修过程没怎么操心,大部分是设计师和装修管家搞定了,并且房子比以前好住了许多,空间更敞亮,布局也合理了不少。

  要说他们最推荐的,还得是——地暖!

  在冬天湿冷的上海,拥有一间暖洋洋的小屋,幸福感指数级增长,回家的期待又多了一分。

  不过地暖的最大受益者,还得是他们家的猫猫,屋主夫妇心疼她,即使出门也开着地暖,导致冬季的电费噌噌的上涨,猫猫我呀,身价又提高了!

  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案例,请点“赞+关注”支持一下吧~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家居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outhzqw.com/5769.html

家居网作者

家居网-让您的家居更安心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